颜值超高、丰子恺等居住过!上海市中心这片“古董里弄”完成修缮,居民:最大的心病解决了
清水红砖外墙
红色斜坡屋顶
精致的欧式门斗
一个个静谧的小庭院
……
百年“长乐邨”是陕西南路上
最美的新式花园里弄
赶在龙年春节前,黄浦区“长乐邨”完成了全部修缮提升工程项目。春节前,记者走进了“长乐邨”,发现这里不仅重现了历史风貌,多年来困扰着居民的卫生间合用、下水道返水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。“‘老房子’更有味道了,环境也更宜居了!”不少受益居民说。
高颜值、有故事的地方
走进“长乐邨”,会觉得这里环境非常优雅。
相比于很多新式里弄,“长乐邨”建筑间的空间非常宽敞,这就形成了屋前一个个精致的小花园。梧桐树下,或绿意盈盈或五彩缤纷,很是养眼。
每个单元前都有小花园
长乐邨内的建筑很有特色
生机盎然的小花园
“长乐邨”的里弄建筑也很独特:屋面采取了法式“孟莎式”设计,即屋顶是斜坡状的,分上下两段,好像皇冠一样;单元入口处的门斗上,完好保留了精致的欧式装饰……
“长乐邨”在1925年至1929年分三期竣工,由安利洋行设计,是典型的花园式里弄住宅,当年建造标准高且风格别致,曾被称为“凡尔登花园”。
上世纪30年代,凡尔登花园一处内部房间
“长乐邨”也是有故事的地方。“中国现代漫画鼻祖”丰子恺、魔术大师莫非仙、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都在“长乐邨”居住过。
丰子恺在“长乐邨”
当年,丰子恺在“长乐邨”的住宅中,有一个二楼朝南的室内阳台,作为他的书房。二楼向外伸展的部分,既有南窗,又有东窗、西南窗,还带天窗,白天可看日出日落,夜间能观皓月。丰子恺吟出了“日月楼里日月长”一句,而国学家马一浮则对以“星河界里星河转”作为上联,自此留下一段佳话。
丰子恺在“日月楼”作画
老里弄遭遇“浴缸”的烦恼
岁月悠长,“长乐邨”后来住进了“72家房客”——原来一个单元只住着一户人家,现在住着6、7户人家,合用厨房和卫生间。
“‘长乐邨’居民的老龄化程度高达56%,且老年人中绝大部分是70岁以上、更为年长的老人。”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建群告诉记者,“长乐邨”这次实施修缮提升工程,不仅保护了历史建筑、恢复了历史风貌,更探索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老年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,提升小区的宜居性。
提升“长乐邨”宜居性,首要解决的是卫生间中的一只“浴缸”。
百年前,“长乐邨”在建造时就高标准地配备了大浴缸,豪华又大气;但百年后,这只浴缸成了居民们的心病。
“因为卫生间合用,居民们担心使用不卫生,不会在浴缸中泡澡,就站在浴缸里冲水。但浴缸的边缘离地快半米高,年轻人跨进去都不容易,老年人就更费劲了。”龚建群说。
这几年,居民要求浴缸换淋浴房的呼声很高;但迟迟没能实现。
一方面,“长乐邨”是公房,居民只有租赁权,在每个居民的租赁卡中,明确写着共用“一只浴缸”,在当时政策下不能随意更改。另一方面,卫生间地板下没有排水系统,更换淋浴房,需要重新铺设防水层,这要将卫生间地面全部撬开,可很多卫生间的楼下就是其他居民的房间,难以施工。
近年,属地街道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与居委会多方呼吁。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,“一只浴缸”终于在此次修缮提升工程中找到了解决办法,被拆除后改成淋浴房。
一个单元内的卫生间改造前后
居民珍惜地为独用马桶披上花布
王阿姨与老伴住在“长乐邨”中一个单元“位置”最好的二楼朝南的房间。30多平方米的大房间,带着大阳台,望出去就是小花园。屋内还有一个“暗门”,推开是一道楼梯,走上去是阁楼。
60多岁的王阿姨1986年嫁到“长乐邨”,与老伴在这里住了快40年。她对“长乐邨”的一切都很满意,但就是怕使用屋门外的卫生间。“两户人家合用,不方便;浴缸太高,不敢用。”王阿姨常对老伴说,要是能解决独用卫生间与浴缸的问题,咱们就能在这里安心养老了。
在这次修缮提升工程中,有25个卫生间得到了改造。
“长乐邨”的卫生间,大多是两到三户人家合用。改造中,拆掉了25个浴缸,换成了淋浴房。针对居民呼声很高的实现独用卫生间,街道与居委引导居民协商,在施工中帮助他们将卫生间分隔开,实现了一户一个卫生间。
改造后的淋浴房
在王阿姨家屋外,记者看到,一个小一些的卫生间内,有一个单独的抽水马桶,这是王阿姨家的;另一个大一些的卫生间,是两户人家共用的淋浴房;往里走,又是一个可以关上门的独用卫生间,是邻居家的。
居民们对改造后的独用卫生间很珍惜,打扫得干干净净。王阿姨还在自家的雪白马桶盖子上铺了一块碎花布,“看着清爽一些”。
居民对改造后的独用卫生间很珍惜。这是一只披着碎花布的马桶。
修缮的落脚点是提升生活的舒适性
“长乐邨”卫生间改造工程得以实现,离不开各方的努力。
黄浦区对公房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创新突破,认可了拆除浴缸改成淋浴房后的产权。
街道、居委会进行了大量群众工作。在“长乐邨”,有的卫生间楼下是居民不住人的房屋,街道与居委会引导居民腾出空房,支持楼上卫生间的改造。改造后,施工单位将居民腾出来的房间收拾干净、重新粉刷好,还给居民。
有的卫生间的楼下空间住着人,没法腾出来,施工单位创新出了“托盘改造”的方式,在卫生间下面打造一个“托盘”,既结实又防水。
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相互体谅、相互协调,商量好如何分割卫生间的空间。“长乐邨属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,保护类别为三类保护。只要公共卫生间内部空间足够、房屋结构允许,且居民商量好,我们就帮助他们进行分割卫生间的改造。”施工方相关负责人说。
长乐邨
除了此前已部分实现独用的单元,“长乐邨”此次还有一些卫生间没有实现改造。龚建群觉得有点遗憾:“其中有个别卫生间是因邻里矛盾没有实现改造,居民错过这次卫生间变为独用的机会。”
如,在改造中,有个单元内,其他几户都同意改造,只有一户人家不同意。只是因为素来就有矛盾的邻居同意了,这户人家就坚决不同意。而改造的前提是所有的居民都必须同意。这个单元的卫生间最后没有改成,其他居民都很懊恼。
这也是很多公房的治理矛盾,当涉及公共部位的改造,一旦一户人家反对,就难以实现。去年年底,“长乐邨”探索成立了“自治家园执委会”,由物业持有公司、居委、居民代表等多方代表组成。执委会成立意在破解公房治理中的诸多矛盾。未来,在公共部位改造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,执委会也可以投上自己的一票,维护绝大多数居民的利益。
记者了解到,在本次修缮提升工程中,黄浦区为“长乐邨”平整了路面、修缮了公共厨房与房屋内外墙、屋顶等,加固了室内楼梯,为有需要的单元安装了适老化的扶手,修葺了每个单元门口的小花园,加装了公共座椅、晒衣架以及解决了部分单元困扰多年的下水道返水等问题。
修缮后的室内楼梯,安装了适老化扶手
修缮后的合用厨房
“都是居民提出来、迫切需要的修缮工程,在改造过程中也充分尊重了居民的意见。”龚建群说,如,小花园原来都没有围栏,但住在小花园背后的居民提出需要些“私密性”,希望能够增设围栏,不让走进小区的游客随意地通过花园走到自家窗前。听取了这些居民的意见,又综合了其他小区居民的意见,施工方最后设计了低矮的围栏,在视觉上并不会挡住满园的绿意,但起到让人不会随意走进花园的作用。
小区环境变好了,卫生间也变成了独用,对王阿姨来说,在“长乐邨”养老,最大的心病解决了。“朋友们到我家来做客,说这个小区真好,闹中取静,好像一个大花园。”王阿姨说。
这几天,一面墙绘已“上”了围墙,这是长乐邨的“City Walk地图”。居委干部说,春节后还将增加更多体现“长乐邨”历史与文化的墙绘,打造小区的文化记忆点。
长乐邨的“City Walk地图”
“长乐邨修缮提升工程的落脚点,是解决居民的生活痛点。生活更宜居,居民才会住得下、住得好,也对老里弄使用得更好、维护得更好。让烟火气得以延续,才能真正实现老建筑‘不老’。”龚建群说。